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第二十章
banner"
>
绝学无忧。
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善之与恶,相去何若?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
荒兮其未央哉!
众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登春台。
我独泊兮其未兆,如婴儿之未孩,乘乘兮若无所归。
众人皆有余,而我独若遗,我愚人之心也哉,沌沌兮!
俗人昭昭,我独若昏,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
忽兮若海,漂兮若无所止。
众人皆有以,而我独顽似鄙。
我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。
“绝学无忧”
确实是总括文字,但不是承上,而是启下,即作为第二十章第一句,开启下面的文字,并作为下面的文字的总结。
唯与阿、善与恶、令人畏惧与畏惧人……一切都是相对的,世俗之学总是在相对的旋涡中挣扎,总想争个高低,辩个清楚,实际上是自我摧残,或者用庄子的话说是“天刑”
。
世俗以声色货利为美,嬉笑欢乐,自以为聪明,实际上在声色货利之美乐中就隐藏着丑恶与祸患,聪明者并不聪明。
面对世俗所为,老子宁愿守淡泊、若不足、似愚顽。
这正是对世俗之学的超绝。
超绝这些急功近利的偏执一端的俗学,才能得到精神的提升,才能是真正的无忧。
可以看出,本章以“绝学无忧”
一句带出下面一大段对世俗之学的相对价值观的批判,最后以“贵食母”
总结。
这一章,老子提出了“绝学无忧”
的价值观与处世原则。
绝学,人们往往误解为弃绝一切学习,处于无知状态,就可以无忧了。
其实这是不正确的理解。
老子认为现实中的一切都是相对的,可是人们的价值判断却常常陷于绝对独断。
这当然行不通,于是就有了忧愁痛苦。
老子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超绝世俗之学与世俗的价值观。
不褊狭固执,换一个角度去思考,可能原有的忧闷就烟消云散了。
不要有世俗的兴高采烈,不要像世俗之人那样炫耀自己,不要像众人那样张扬,只有超越世俗,把自己提升到道的高度俯瞰一切,你才会有宁静安乐!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...
...
一代天骄,无冕邪皇得洪元天地至宝穿越异世,身家卑微遭尽冷眼,却无一在怀。身怀绝世宝典修得无上神功,隐于大市弄天下于股掌。...
...
...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