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2008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下卷(第1页)

下卷

banner"

>

儒家做事之道

有交换就有成功

本章讲孔子教学生要收学费。

此事见孔子中庸之道:1.有交换就有珍惜,就有成功。

2.把自己做好,交换才有条件。

3.宁肯自己吃亏,也要交换到底。

子曰:“自行束修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”

(《论语·述而》)

孔子十几岁时就收了两个贵族子弟孟懿子与南宫敬叔为学生,讲礼。

他第一次做官就是当祭礼官,是一份带人的工作,因此那时实质上就已经收了很多学生。

孔子三十岁退隐后,办起了私学,广招门徒,并说:“自行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”

束脩就是学费。

孔子这话是说:“只要交了学费的,我都教他。”

我们由此可见孔子说的“有教无类”

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博爱主义,而一个具体的做人态度。

孔子不搞免费教育,这样学生们才会珍惜自己用钱换来的教育机会,这样孔子的每句话都值钱。

孔子深知《易经》交换原理,凡事有交换,就可以操作。

不交换就不能成。

《易经》的“易”

就是交换的意思,甲骨文“易”

字本义为“换水”

(见阵年福先生《甲骨文动诃词汇研究》)。

《易经》一是讲变化,二是讲交换,这是其总纲。

讲《易经》变化之道的人很多,但都不透,讲《易经》交换之道的人还没有。

我有专书讲此道,在此就不多言了。

孔子无疑也深知此道,《易传》中记载孔子的话说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”

,即寓含此原理。

孔子收学生是要收学费的,并且孔子是言利的。

这都体现了《易经》的交换原理。

《新旧约全书》的“约”

指立约,人与神作交换:人类认耶稣为救主,那么上帝就赦免原无可赦的人类。

《易经》与《圣经》相同,全书讲“交换”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
热门小说推荐
异界最强赘婿

异界最强赘婿

一代天骄,无冕邪皇得洪元天地至宝穿越异世,身家卑微遭尽冷眼,却无一在怀。身怀绝世宝典修得无上神功,隐于大市弄天下于股掌。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